我省成为全国第七个跨入万亿元国资省份

发布时间:2023-12-07 17:04:01|栏目:产经要闻

8月8日上午,省政府《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国资委专场召开,省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王浩生以《依法行权履责推动国企改革发展》为题,通报了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取得的成就。在过去的5年里,省国资委大力实施“两大两化”战略,一举扭转了我省国企改革的滞后局面,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企业改革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目前,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013.4亿元,成为全国国资委系统第7个跨入万亿元国资的省市。

5年来,企业总体规模和实力大幅增长。到2011年底,监管企业资产总额8484.8亿元,是2007年2631.8亿元的3.2倍,在全国排名由第13位上升到第7位;营业收入4268.9亿元,是2007年1599.5亿元的2.7倍,由第11位上升到第10位;利润总额331.6亿元,是2007年186.6亿元的1.8倍,由第7位上升到第4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高于全国104.7%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国资委系统前列。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有10户。全省进入全国500强的8户企业中有6户来自国资委监管企业。延长石油成为我省第一个销售收入过千亿的企业,今年将冲刺世界500强。陕煤化集团销售收入今年有望超千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监管企业攻坚克难,上半年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实现营业收入2649.7亿元,同比增长35.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14.2%的水平。

企业改革迈出坚实步伐。首先企业改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集团层面的13户工厂制企业和行政制企业的公司化改造,截至2008年集团层面公司化改制全部完成,审批了改制设立股权多元化企业123户,顺利实施了企业政策性破产项目118个,圆满完成了25户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省属196所企业办中小学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打包处置企业不良债权119亿元,为企业做强做优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企业上市实现重要突破,先后实现了6户企业首发上市,融资148亿元,完成了5家国有控股ST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三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吸引了壳牌石油公司、美国强生公司、中信资本等一批外资、民资投资监管企业,有力促进了我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成效显著,先后整合了105户企业,组建了20个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引领我省工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和带动作用。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7亿元,实施投资项目364个,建成投产项目268个,这些项目成为带动我省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拉动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央企进陕发展”活动,引进央企合作项目206个,新增投资7000多亿元,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5年间监管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共7546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8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80项,申请专利710件;有3户企业被确定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4户企业被确定为省创新型企业,18户企业被确定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列入“国家首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名单,有11户企业被省政府授予“十一五”全省节能降耗先进企业。

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监管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52291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5%;企业有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3名、陕西突出贡献专家65名;8户企业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院士专家站,聘请两院院士9人,其中聘请了中国工程院谢克昌院士为省国资委能源化工产业首席科学家。在企业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监管企业共拥有研发机构118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

此外,国资监管机构体系日趋完善。省市两级建立了国资监管机构,省国资委先后制定了95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体系、保值增值考核体系以及以监事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